东南亚毗邻中国,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核心腹地。近年来,由于旅游业带动经济、金融快速发展,全球的制造商和品牌方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,掀起了一股“建厂潮“。
上个世纪末,“亚洲四小虎“(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菲律宾)经济水平突飞猛进;如今,出于营商环境、基础设施、先进技术等因素,许多制造商优先选择了在这些地区建厂,导致当地土地成本、用工成本增加,竞争激烈。
依托于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,顺应全球化的趋势,三源致力于在东南亚开拓蓝海市场。截止2024年,三源在柬埔寨、老挝、缅甸、孟加拉国共建厂16家,工人10000+,工厂线250+,产能35000000件。我们为什么选择在这些国家建厂?下以柬埔寨和老挝为例。
柬埔寨
- 产业结构
据2022年的统计,在柬埔寨的三大经济支柱中,工业(尤其是纺织服装业)占GDP比例高达33.7%。得益于发达国家提供的普惠制待遇(GSP)等优惠政策,柬埔寨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制衣和制鞋行业。
- 经济发展
柬埔寨自成为东盟成员国和加入WTO后,经济发展较快,2023年柬埔寨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68.3亿美元。
- 最惠国待遇
市场准入:柬埔寨加入WTO后,依据最惠国待遇原则,获得了更好的国际市场准入。其他WTO成员必须给予柬埔寨与其他成员相同的关税优惠,这促进了柬埔寨的出口,尤其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。
关税优惠:柬埔寨的部分出口产品享受较低或零关税待遇。例如,部分纺织服装在欧盟市场可享受零关税,而在日本市场则可享受RCEP的关税减免。
贸易便利化:最惠国待遇还包括贸易便利化措施,柬埔寨出口商可以享受简化的通关手续和较低的检验检疫要求,从而降低贸易成本,提高出口效率。
- 劳动力优势
劳动素质:柬埔寨的劳动力年轻且数量庞大,适应性强,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。
用工成本:近年来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宣布调整工资,但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劳动成本仍然较低。
吸引外资:较低的劳动成本吸引了大量外资,尤其是来自中国、欧洲和美国的企业,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。
老挝
- 政治政策因素
据统计,老挝约65%的人信奉小乘佛教,政治稳定,社会治安良好;目前,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国家,中老铁路的开通使得中老经济合作更加紧密。
- 劳动力优势
老挝目前约738万人口,其中15–65岁国民占59%,劳动力市场较为年轻;老挝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强,易于培训,能够满足轻纺织制造领域的需求。
- 进出口政策
老挝是世界贸易组织(WTO)和东盟(ASEAN)的成员国,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贸易协议,例如东盟自由贸易区(AFTA)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。这些协议有助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,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。老挝政府致力于改善贸易环境,通过简化通关程序和提高监管效率,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,进一步吸引外资。
- 选址区位优势
三源工厂坐落于沙湾拿吉市的沙湾工业园,该市是老挝的第二大城市,地理位置优越,成为湄公河次区域东西经济走廊的重要经济中心。工业园位于“一带一路”交汇处,具备海、陆、空的综合交通优势。距离越南岘港和泰国林查班多个港口近在咫尺,且距离沙湾国际机场仅8公里,便于物流运输。园区靠近沙湾市区以及老挝首都万象和泰国的莫拉限府,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。
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,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、净水和废水处理服务、高速网络覆盖,以及员工宿舍、专车和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,这些条件为企业的日常运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三源致力于在东南亚多国进行工厂开拓,不仅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,还能够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,并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案例并发挥表率作用。三源希望在这片广阔而多元化的腹地上实现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,我们的目标在前方!